1
大多数
0post
2025.11.26 00:00
:0% :0% (30代/男性)
人気のポスト ※表示されているRP数は特定時点のものです
推特是怎么“识别”你用了 VPN 的?
这两天,推特搞了个猜地址游戏,把每个推特账户的上网地址给列出来啦。
大家最关注的是,那个上网地址后面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干干净净啥都没有,表明真实地址。
一种是字母i外面一个小圆圈,你可以按一下进入另一个页面,表示它对前面的地址没有太大把握。
最后一种是一个盾牌,中间有一个惊叹号❗️,表明他怀疑你使用了VPN隐藏的自己的来源,前面显示的那个地址其实是VPN出口所在的国家。
推特是怎么“识别”你用了 VPN 的?
先说结论,其实它是“猜”的,它只是查表、对比、推断,然后给你打上“疑似代理”的分数。
VPN的本质是,在你真正的IP地址前面又加了一站,让你的最后的IP地址处于不同的国家或者大洲。
互联网的协议规定了推特只能看到你访问推特最后那一站,也就是出口 IP。
具体说来,它能看到的的是:源 IP(最后一跳所在地)和目的 IP(推特自己的地址),TCP 建立和关闭的行为,TLS 握手的指纹特征,以及你的账号操作、设备类型、客户端版本。
它不能看到的:你家里的路由器,你的真实源 IP,你经过的全部路径,你在 VPN 隧道里面的任何结构。
所有中间节点在你连上推特之前已经被网络抛掉,推特收到的就是一条干净的“出口到推特”的连接。
真正暴露你是VPN的是这个IP出口的“气质”
你以为 VPN 隐身,其实你的出口“气质”像荧光衣一样亮。只要看到出口 IP,推特就能立刻感受出它属于哪一类。
住宅宽带的IP气质:地址稀疏稳定,十年如一日,一家一户的稳定行为节奏。
手机运营商出口的IP气质:全都来自巨大的 NAT 池,ASN 和网段非常明显,语言、时区、设备行为高度一致。
公司或学校出口的IP气质:每天特定时间高峰,协议分布单调,语言集中度极高。
数据中心出口的气质:IP 段密度均匀得像刀削,上百万个 IP 排得整整齐齐,滥用记录极多。
VPN 出口节点IP的气质:几万人挤一个出口,语言混乱,行为节奏奇怪,特定的机房IP段,反复出现在垃圾注册、刷接口、异常登录中。
你站在什么门口,推特一眼就知道你属于哪个族群。
它并不知道你是不是开了 VPN,它只知道你“现在来自一个很像代理出口的地方”。
推特所谓的“识别 VPN”其实就是三招
第一招就是查一个IP 库,这是最暴力的一层。
所有机房段都有公开 BGP 信息,所有 VPN 提供商的 IP 段也被各种安全公司长期维护在“代理出口列表”里,推特可以查这个数据库。
直接查表就能知道:这段 IP 是住宅,这段是手机,这段是 AWS,这段是某个 VPN 供应商。
这一步就能猜出八成。
如果不确定,第二招就是看行为特征,同一出口是否出现大量账号,语言、地区混杂度,地理位置跳变的速度和频率,设备指纹重复度,连接建立/关闭模式是否像脚本。
一旦你的出口像“代理池”,推特就自动标记上,放到前面的VPN供应商列表中,下次就可以直接查表啦。
如果还不行,那就做第三件事,分析 TLS 指纹和访问模式,把你标定成VPN,不过推特也不一定愿意干,这完全不是它的主业。
确实有一些网站愿意做这个分析,具体原理是:商业 VPN 为方便管理会统一参数,导致大量用户的 TLS 握手参数完全一样,一旦看到这种统一度极高的流量,很难不怀疑你背后是个代理集群。
这三层一叠加,推特就会给出口打出“高风险代理分”。你的账户就有了一个带感叹号的盾牌,这时候盾牌前面显示的是最后IP出口的所在国家。
如果推特看到:你曾经从洛杉矶住宅上来,今天从新加坡机房上来,明天又跳到德国。
同一个账号的IP地址总是变化,推特可以怀疑,但它依然不知道你到底是开了 VPN、还是做了出国旅行。
账号信息只会提升“可疑指数”,不会打开“链路透视”。
为什么推特的猜法特别准
因为大多数 VPN 节点都太显眼啦,IP属于机房段,曾被滥用,共享出口拥挤,TLS 指纹统一,行为模式不自然,请求量特征怪异。
推特不是聪明,而是你的 VPN 门口挂着一大排霓虹灯。
你以为 VPN 隐藏了你,实际上 VPN 把你放进了一个“世界上最容易被风控算法识别的群体”里。
推特识别 VPN 的原理,就是看到你站在哪扇门口,然后对照一堆已知的门口类型进行分类。
这是猜,不是看穿。
但由于绝大多数 VPN 都集中走机房段、共享出口、滥用历史丰富,这种猜法准确得让人以为它“看穿”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长城防火墙也用同样的方式判断你是否用了VPN,只不过它是爬在国家互联网出口那里看你的目标IP的“气质”。 November 11, 2025
7RP
定説が定説たりうるのは、数多の検証を経てそれが大多数の学者に支持されているからであって、自説の講釈に過ぎないというのはいささか乱暴
また自然科学の基本的な態度は「現代の標準的な理論ではこう」「この理論は今のところ上手く行っている」というもので、相対化できていないという指摘も的外れ https://t.co/RgROOQChVv November 11, 2025
1RP
今回の騒動が起きたの、もしかしたらXのアルゴリズム管理AI「Grok」が我々の業界を悪いものと定義してしまったからって可能性ある?
訴訟や過度な煽りあい、勇気を出して利用したのに悲しい結果になってしまった等々
ポジティブよりネガティブな投稿ばかり拡散されやすいこの界隈。
確かにそういう事態を引き起こしてる人が一部いるのは確かだけれど、きっとそれ以上にプラスの側面だってあるよな?
大多数はそうだよな?
少なくとも僕はそう信じてる。
じゃなけりゃここ数年でこんなに広まってないはず。
いい加減、悪意の螺旋を断ち切らないと、いつまでも事態はよくならない。
僕はそのための一員になりたいです。
信用を積み重ねる、真っ当なお仕事として向き合いたいから。 November 11, 2025
1RP
@b3124857719657 いや指標で記者は決めとらんよ
その指標を見てない記者ですら、近本の方が優れてるって言ってんのが大多数なんだからそれになんの疑問があんの? November 11, 2025
風船飛びました〜♪
誕生日迎えて51歳になったパスパレ推し中年バンドリーマーです😅
ガルパやってる大多数の皆さんより少し年上ですがこれからも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同年代の方はまだまだ一緒に頑張りましょうねww
そしてリア友のみんなー!キャンプ行きたいっす🏕️ https://t.co/nF4Ufc6K8s November 11, 2025
@nagi_alice_0220 自分の身は自分で守るという意識はあくまでも準備としての心構えで実際に困った時には周りの大人を頼ってくださいね
大多数の人間は絡まれてる人見たらどうにかしてあげようと思いますので男の人でも大人の女性でも近くの人に助けを求めてください November 11, 2025
🚨11.25晚间币圈解读
降息预期昨晚进一步加强,继上周美联储副主席杰弗逊站队降息后,昨晚另一个经常和鲍威尔同步投票的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也选择支持12月降息,虽然这货今年没有投票权,但市场还是预期鲍威尔转向,另外沃勒继续主推降息,他认为通胀很快就降下去了,劳动力市场很快恶化。
美联储喉舌nick表示下次美联储决议可以简化成鲍威尔的决定,现在降息阵营已经铺好路了,只要他点头降息就很合理,目前CME降息预期是81%,polymarket降息预期83%,距离降息日12月10号还有15天,基本上没啥变数了,市场开始重新定价降息,昨晚美股出现大反弹,三大股指齐飞,纳指暴涨2.69%,苹果和谷歌都新高了,尤其谷歌有冲击4w亿俱乐部的意思,tpu甚至拿到meta订单,整个生态都起飞了,并且蚕食了英伟达的市场,大空头开始唱空英伟达,认为英伟达是1999年的思科,要暴跌86%,另外特斯拉昨晚大涨7%,股市依然保持在历史高点。相比之下币市反弹弱了不少,大饼冲击9w都挺费劲,主要是机构撤离的太凶了,mstr因为有可能被提出msci指数,很多持仓机构已经在提前反应了,有多家机构已经在Q3主动坚持mstr敞口,减持规模超过54亿,然后几个金主爸爸也换成更好的产品ETF了,比如capital international、vangurd、blockrock、fidelity 等等,人家都有自己的比特币 ETF,但是近期ETF也是资金外流严重,花旗的预测,每流出10亿美元ETF,大饼价格下跌3.4%,近期市场之所以反弹不给力,也是因为这些外部资金跑了后没人补上了,资金是市场短期面临最大的困境,市场急需一个大利好刺激下。
然后是地缘政治,昨晚川子和咱们这边通话了,据说是聊得不错,通话后川子发文很兴奋,提到了大豆、农产品订单、芬太尼等等,有种暗示中国会因为得到台湾问题上的保证而配合美国管制芬太尼或者其他的投资,总之就是赢麻了,咱们这边把中日冲突上升到二战后国际秩序高度,看起来这次确实是在擦枪走火的边缘,希望美国出面调停或者承诺,总之有谈判就是好事儿,据说川普正在联系倭国,可能会达成一个三方的协议。另外还有俄乌的谈判,乌克兰这边把28条缩减成19条重新谈判,双方估计要讨价还价一段时间,后面有可能中国也出面撮合也说不定,现在地缘政治上确实处在临界点了,可能这两周就有结果,我个人认为利好可能性偏多。
山寨方面,昨晚 $mon 正式开盘,作为cb的第一个ico项目,开盘破发我是没想到的,虽然很快就冲到0.3以上,最高到0.38,但是这个还是无法让人满意,机构成本就是0.3,这意味着大多数人就只能保本,monad开盘都没有冲动资金进来,说明市场确实凉,以及CB的做市商确实太求稳了,另外没有首发币安现货我也是没想到的,明明都上了盘前,可能是monad真的想花小钱办大事儿吧,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过了吹tps或者技术先进性就能撑起大市值的年代了,现在玩家都很专业, 如果是公链体系你的日活、tvl、生态完整性、外部资源实力都有专业考量,如果是应用,那么你的收入、手续费、用户数都是透明的,这也是为啥hype能撑得起几百亿市值,但是天王级公链10亿都费劲的原因,近期两大天王公链monad、cc都32亿fdv,且都没币安支持,后续想要有行情必须要像hype一样,拿出亮眼的数据,这样才能维持高fdv,当然相比很多老山寨来说,monad还是优秀的,前几天把老币清理了换成monad绝对是躲开这波下跌了,并且还有30%多的收益,我个人就像还持有wlfi一样,还是会持有mon的,毕竟是技术第一的公链,理论上0成本把ETH生态全搬过来,tps后面还需要验证,如果说BTC是初代公链,ETH是二代,sol是三代,sui是四代,那么monad是最有机会称之为五代的,bnb、hype这种都是过于中心和专业了,不算在内,如果未来还有传统意义上的山寨机,那么monad是最有机会复制eth、sol的老路的,所以有配置习惯的,我建议还是拿一些mon,并不一定现在就买,进场点位自己斟酌吧,牛市状态3b的市值应该是低估的。 November 11, 2025
@Sankei_news 川口市長選、元市長の次女の埼玉県議が出馬表明「不法滞在者は国の責任でお帰りいただく」
https://t.co/ZZHNJWXs2N
>>「不法滞在者は国の責任で管理・監督してお帰りいただく。一方でルールを守っている大多数の人は、これまで同様に暮らしていただくのが私の考え」
>>「現場の声を国に届けて改善を… November 11, 2025
昨日買ってクリアしたやつ アクション要素無くてマウスポチポチしてたら進むゲームだからのんびりやれて良いです
キャラの大多数が全員顔バレなしの覆面達なのでいいぞ あと獣人もちょっと出る November 11, 2025
現在大多数の人類の体内には医療用ナノマシンが循環しており―― まって、まって! 大昔にアニメと小説をちょろっと読んだだけのおじさんの脳内にゼロシステム経由で変なものを叩き込んでこないで!? システムレミングってこの辺由来だったの!? みたいな顔になるからさぁ!? November 11, 2025
まあ結局、周りがそうやって接したり対応したりするってことは、それだけ世の大多数が、その妄想概念に囚われている状態でもあるから、集団で幻覚見てるのかって感じ。
洗脳だから、解けない呪いと化してこうなった、でも、みんなが、立ち止まって考えてみれば、何が悪いことなのかはわかるはず November 11, 2025
こども家庭庁デマを流してる連中には子どもがいない(なんなら結婚もしてないしフルタイムで働いてもいない)から、別に阿鼻叫喚にもならないぞ。
大多数の普通の倭国人が苦しんで、子育て中家庭の貧困化が待ってるだけだよ。少子化を超高速で進めて倭国人を絶滅させたいならお勧めできるけど… https://t.co/Iw7Y0k7OIp November 11, 2025
@Lbx060 @Ivy01011 你说的确实没错,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外面的世界,教科书和媒体上说什么就是什么,每次我在国内看到,中国人去倭国旅游,却做出那些,没有素质并且影响到其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的视频的时候,我也感到很羞愧,但国内媒体却将这种没有素质的行为说成“爱国” November 11, 2025
➡️昨天晚上刷推时,我发现了一个名为 SOAR Launchpad 的新平台,它在今年七月份刚刚上线。这个平台主打一个很吸引人的模式:帮助早期创业公司“借钱但不卖股权”,同时还让普通散户有机会在项目早期就买到代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其实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
➡️传统创业公司融资,要么是向风投出让股权,要么是承担高息贷款。而 @LaunchOnSoar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创业公司在平台上发行代币,并将未来收益中的一部分——比如被收购或上市后的资金——写入智能合约,承诺届时用这部分资金回购并销毁代币。
➡️简单来说,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公司拿到资金继续发展,股权依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购买代币,相当于提前锁定公司未来收益的一小部分;一旦公司真的被收购或成功上市,代币持有者就能直接分享回报,而不必空等虚无的叙事。
➡️这个平台背后的关键人物是 Patrick Tsang,一位来自香港的资深投资人。他的履历非常亮眼:曾帮助北美体育直播平台 FuboTV 从零起步直至成功上市,期间主导了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公司最高市值一度突破百亿美元。他执掌的家族办公室 Tsang Group 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此前,他还在投行工作多年,横跨亚太与欧美市场,对IPO与并购业务非常熟悉。
➡️由此可见,Patrick 并非只是来加密货币领域试水,而是将传统金融中成熟的模式引入链上世界。SOAR 平台上线的第一个项目是 Empulser Tech,其代币为 $CPT,致力于实现“隔空充电”技术。
➡️什么是隔空充电?简单来说,就是无人机飞至充电桩上空悬停,无需插电或降落,仅需十几秒即可完成充电。目前城市中的监控无人机、配送无人机数量庞大,而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电量耗尽后需要人工更换电池。有了这项技术,无人机可以自主完成快速补能,工作效率将大大提升。
➡️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不仅限于无人机,未来还可扩展至电动汽车、手机、扫地机器人等各类设备。全球无人机市场目前规模已超过三百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五百四十亿美元,可以说赛道广阔,潜力巨大。
➡️最关键的是,由于 SOAR 平台设有回购协议,$CPT 代币的价值并不完全依赖市场炒作。如果公司未来被大厂收购或成功上市,代币持有者将能够直接分享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这意味着你持有的不是毫无依托的空气币,而是一张写有明确分红条款的“实体权益凭证”。
➡️我并不是在建议大家全仓投入,只是认为这种模式非常新颖:创业者不再完全受制于风投,普通用户也能分享早期项目的成长红利,再加上到期有实际回购保障,不完全依赖于后续市场接盘。
➡️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相关信息在其官网上都可以查阅。有兴趣的兄弟可以自行前往 https://t.co/qHzC9PuS5k 了解详情。我个人已经配置了一部分 $CPT ,并不是冲着百倍收益去的,而是觉得这个项目比市面上绝大多数动物币和模因币更靠谱。如果未来 Empulser 真的被大厂收购,或者隔空充电技术普及到大街小巷,我们或许就能笑着收获回报了。你们怎么看?有没有人也打算关注一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November 11, 2025
@vplusasia 騒いでいるのは左翼と反日メディアだけ。米中が意思疎通するのは世界のために悪い事ではない。大多数の倭国国民は高市政権を支持。それに苛ついて発狂している朝日新聞以下の何時もの捏造三文役者。アホくさ。 November 11, 2025
夺回被偷走的人生:关于“隐形牢笼”的深度突围指南
思想来源 (Source of Inspiration): Better Ideas (Joey Schweitzer)
原始视频 (Original Video): https://t.co/VtNWQejUQH
第一章:温水中的青蛙与消失的十年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在一个周日的深夜猛然惊醒,盯着天花板,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慌。你意识到,过去的一周、一个月,甚至是一整年,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灾难,但也没有留下任何值得铭记的痕迹。时间就像指缝间的流沙,在你毫无察觉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流逝了。
我们总以为,“浪费人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堕落,是染上恶习,是遭遇巨变。但现实往往更加残酷且隐蔽:人生的荒废,往往发生在你感觉最舒服、最安全、最无害的那些时刻。 它不是一声巨响,而是一次次微不足道的妥协,一声声“明天再说”的低语。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核心命题:那些不仅偷走了你的时间,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你大脑回路的“隐形陷阱”。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时间管理”,而是一场关于**“夺回生活主导权”**的认知突围。阅读这篇文章,或许会让你感到一丝刺痛,但这种刺痛,恰恰是麻木的神经重新开始感知的信号。
第二章:那些伪装成“安全感”的致命陷阱
要理解我们是如何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我们首先需要剖析那些横亘在我们与理想自我之间的隐形高墙。它们往往披着合理的外衣,让我们心安理得地原地踏步。
一、 “明天超人”的幻觉:对未来自我的过度透支
这一切的起点,在于我们对时间的一种病态认知。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现时偏向”(Present Bias),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一种更为诡异的心理——我们总倾向于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当你说“我明天开始健身”、“我下周开始写书”时,你脑海中浮现的那个“明天的你”,往往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充沛的精力,而且不知疲倦。你把所有困难、痛苦和需要消耗意志力的任务,都慷慨地通过“时间旅行”甩给了那个幻想中的超人。然而,当明天变成今天,你依然是那个疲惫、想逃避的凡人。这种将希望寄托于时间推移的习惯,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幻想来逃避当下痛苦的麻醉剂。 承认吧,如果当下的你无法行动,未来的你也大概率不会。
二、 “准备工作”的迷宫:积极的拖延
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区分“忙碌”与“高效”。这是绝大多数上进青年最容易掉进的陷阱——“被动行动”(Passive Action)。
你想要开设一个 YouTube 频道,于是你花了三周时间研究相机参数,看了五十个“如何成为博主”的教程,甚至设计了完美的 Logo。你感觉自己在努力,多巴胺在分泌,由于你在“做准备”,你的焦虑感消失了。但残酷的真相是:你实际上什么都没做。你没有拍摄一帧画面,没有写下一个字。
这种“我正在准备”的感觉,是最高级的谎言。它让你在毫无产出的情况下,体验到了成就感的假象。真正的进步,永远来自于**“主动行动”(Active Action)**——那是去写、去拍、去跑,去直面由于由于由于由于由于由于由于由于由于笨拙和失败带来的真实痛感。在这个迷宫里,唯一的出路就是停止研究地图,开始迈步。
三、 廉价多巴胺的温床:舒适的慢性自杀
最后,我们不得不面对那个最强大的敌人:阻力最小之路。我们的大脑在这个充斥着算法的世界里,已经变得极度脆弱。当你可以通过滑动拇指在三秒钟内获得一次多巴胺高潮时,为什么要选择去阅读一本晦涩的哲学书,或者去健身房挥洒汗水?
手机屏幕后的算法工程师们,是世界上最了解你弱点的人。他们精心设计每一个红点、每一次下拉刷新,目的就是将你牢牢钉在“舒适区”这个十字架上。每一次你选择拿起手机而不是拿起书本,你都在强化一条通往平庸的神经回路。这不仅仅是时间的浪费,更是意志力的生理性退化。你正在逐渐丧失忍受“无聊”和“困难”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所有伟大成就的入场券。
第三章:“阻力罗盘”模型:在痛苦中寻找方向
既然看清了陷阱,我们该如何突围?这里,我为你提炼出一个核心的心智模型,我称之为**“阻力罗盘”(The Resistance Compass)**。
这个模型的底层逻辑非常简单却极具颠覆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感到的“阻力”和“恐惧”,并不是让你停下的信号,而是指示你应当往哪里走的罗盘。
想象你的生活是一张地图。那些让你感到轻松、愉悦、毫无压力的方向(刷剧、吃垃圾食品、闲聊),通常通向平庸的深渊。而那个让你感到焦虑、甚至有些恐惧,让你想要本能回避的方向(公开演讲、开始创业、高强度训练),往往藏着你真正渴望的宝藏。
如何应用这个模型?
当你在两个选择之间犹豫不决时,通过“阻力罗盘”进行检测:
感知阻力: 哪个选项让你感到胃部紧缩、想找借口逃避?
重新定义: 告诉自己,这种阻力是成长的生长痛,是“经验值”的所在地。
微观跨越: 不要试图一口气翻越整座山。利用“5分钟法则”——仅仅承诺做这件事5分钟。一旦你强行突破了启动时的最大静摩擦力,物理定律会站在你这一边,动量会推着你继续前行。
这个模型的核心哲学在于:不仅接受不适,而且主动寻找不适。 凡是让你长大的,必定让你痛苦;凡是让你舒服的,往往在让你萎缩。
第四章:站在终点回望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我想邀请你进行一次思想的远行。
想象你已经来到了生命的尽头。当你回望这一生,真正让你感到痛彻心扉的遗憾,绝不会是你做过的某件傻事,或者某次失败的尝试。让你在深夜里无法释怀的,永远是那些**“我本可以做,却因为害怕/拖延/舒适而没有做”**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失败,而是**“未曾开始”**。
我们总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时刻,等待自己准备好,等待恐惧消失。但那个时刻永远不会到来。恐惧不会消失,你只能带着恐惧前行。 时间是公平且残酷的,它不会因为你的犹豫而暂停。
此时此刻,放下这篇文章,不要去制定宏大的年度计划,也不要发誓痛改前非。哪怕只是做一件你一直在逃避的小事——去洗那个堆满碗的池子,去写下那本书的第一句话,去穿上跑鞋。
打破隐形牢笼的钥匙,从来不在思考里,而在你的手中。行动,是治愈恐惧和空虚的唯一良药。 November 11, 2025
<ポストの表示について>
本サイトではXの利用規約に沿ってポストを表示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ポストの非表示を希望される方はこちらのお問い合わせフォームまでご連絡下さい。こちらのデータはAPIでも販売しておりま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