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ーかさねー 映画
0post
2025.11.23 07:00
:0% :0% (40代/男性)
人気のポスト ※表示されているRP数は特定時点のものです
WEEX 重磅福利来袭!新人空投狂欢开启
家人们,WEEX 全网首发的新人空投活动太炸了!5 万 USDT 福利池已就位,这波羊毛不薅真的亏麻了
✅ 零 KYC 门槛,多账号操作也能参与,新手也能轻松上车
✅ 前 1000 名完成充值 + 现货成交,直接领 10 USDT 见面礼
✅ 搞定合约小任务,最高再薅 30 USDT + 体验金
✅ 累计交易量达标,20000 USDT 合约奖励池等你来瓜分,交易量越猛,奖励越丰厚
⏰ 活动时间:2025/11/21 21:00 - 2025/11/28 21:00(UTC+8)
🔗 参与通道:https://t.co/0cbIo680a4
冲就完事了,错过可就没这机会啦! November 11, 2025
14RP
🌟WEEX 全新空投活动上线!5 万 USDT 奖池敞开送,零门槛轻松薅
还在蹲靠谱的空投机会?WEEX 这次直接放大招!全网首发 KO 新人专属福利,5 万 USDT 福利池已备好,不用复杂操作,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关键还无 KYC 限制,多号玩家懂的都懂,错过可就亏大了!
🎁新人礼第一弹:注册就有份只要完成充值 + 现货交易,10 USDT 立马到账!不过要注意,这波福利只给前 1000 名用户,手慢可就没名额啦~
🚀新人礼第二弹:合约玩得爽,奖励拿得多解锁合约任务,不仅能练手,还能赢奖励!最高能再赚 30 USDT,外加专属体验金,新手也能大胆尝试合约交易~
🏅新人礼第三弹:冲交易榜,瓜分大额奖池累计交易达到指定目标,就能参与 20,000 USDT 合约奖池瓜分!交易越多,机会越大,说不定大奖就是你的~
📌官方直达链接:https://t.co/PSA9IMUXtg
⏳活动时间:2025/11/21 21:00 -2025/11/28 21:00(UTC+8)别犹豫,现在就冲,把 USDT 稳稳揣进兜里! November 11, 2025
13RP
現代のワニは「弱体化」していた!?
最強の顎を捨てて手に入れたものとは🐊
#古知累論文紹介
「ワニの頭はなぜ平たいのか?」
そんな疑問を持ったことはありますか?
現代のワニは、獲物に忍び寄るため、水の抵抗を減らす「平らな頭(Platyrostral)」をしています。
しかし、恐竜時代には陸上を闊歩し、ティラノサウルスのような「分厚い頭(Oreinirostral)」を持つワニの親戚(ノトスクス類)がたくさんいました。
この頭の形の違いが、噛む力にどう影響するか?
これを解明するため、ブリストル大学などの研究チームは、絶滅した陸生ワニと現代の半水生ワニの頭骨をCTスキャンし、デジタル上で噛む力を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しました。
分析の結果、同じサイズで比較した場合、現代のワニのような「平らな頭」は、古代の「分厚い頭」に比べて、噛む際のストレスに弱く、筋肉の効率も悪いこと示唆されました。
かつての陸生ワニたち(バウルスクスやカイピラスクスなど)は、水中で頭を振る必要がなかったため、物理的な制約を受けず、噛むことに特化した「最強の骨格」を進化させていました。
では、なぜ現代のワニは「弱い」形状を選んだのでしょうか?
それは「水中生活への適応」というトレードオフの結果でした。
研究チームのJen Bright博士は、これを「強さと流線形の交換条件(スナッピー・ディール)」と表現しています。
現代のワニは、顎の構造的な強さを犠牲にしてでも、水中での隠密性と泳ぎやすさを手に入れました。そして、その弱点を補うために、強固な皮膚や、とにかく太く巨大な筋肉を発達させることで、今の「最強の捕食者」の地位を築いたのです。
進化は単に「力が強くなる」ことだけが正解ではありません。環境に合わせて何かを捨て、何かを得る。ワニの平らな頭は、そんな進化の戦略を物語っています。
元論文URL→ https://t.co/iHeQkZWCeD November 11, 2025
2RP
@ko_ruiqua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累華さんもですか……!✨
やっぱり創作する方には多いですよね〜😊✨
本も読めてないし、相互さんの作品も読めてないし、映画とかも観れてないので、インプット時間……めっちゃほしいです笑 November 11, 2025
续三
李伟东:
我先解释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纽约这个市长有没有权力向富人征税?他虽然在竞选时提出想这么做,但事实上他并没有这个权力。纽约市长不能凭空增加新的税种,只能在现有税种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税率。而且这种调整,还必须经过市议会、州议会,甚至联邦政府的批准,所以他能腾挪的空间其实非常有限。
纽约市过去也曾为了增加某些公共设施的经费,提出过类似方案,比如在垃圾处理费上加一些附加费,让居民多承担一点成本,但最后议会都没有完全批下来。因此,一个纽约市长想“向谁征费”“怎么征”,实际上都是非常难做到的。
再说这位市长本人。他自称“社会主义者”,其实并不是在宣扬一种完整的意识形态,而是想效仿北欧国家,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对穷人、底层民众实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他能做到的幅度很有限,但方向上确实带一些社会福利色彩。不过,他确实有一项政策是与川普针锋相对的,而且这一项他是有权限去做——那就是移民保护政策。
在纽约市范围内,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外来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因为纽约有大量底层工作,基本都由外来移民承担。他希望在地方层面尽量维持这种劳动力结构,不要让联邦的驱逐政策把城市的运作搞乱。
当然,如果移民局(DIR)真的来抓人,这位市长未来上任后具体能采取什么“保护性措施”,还要继续观察。
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关于个人所得税。我不是特别了解美国个人所得税的详细计算方式,但可以拿中国的七级累进税制作参考。
中国原来是八级,现在是七级。比如:年收入低于3.6万元,税率只有3%;3.6万到14万之间,是10%。假如一个人年收入100万元,大概要交不到20万元的税,也就是17%到18%左右的综合税率。如果一个人年收入高达一个亿(这里指应纳税额,不包括各种扣除),那税额大约是4482万元,也就是大约44%的综合税率。可见,收入越高,税负越重。美国的体系也是累进制,原理完全一样。
川普作为富人,却连自己的报税表都不敢公开,用各种方式避税;而他推行的减税政策,也是尽量让富人获益。因此,纽约新市长如果上任后提出一些对富人的加税议案,经过多级议会批准,也不是不可能。但这种调整,顶多算是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地方性政策,远不能称为完整的社会主义制度。
所以川普攻击他“是社会主义者”,其实更多是党派斗争的延续。共和党为了维护自己的传统立场,必然要在政策上进行攻击。而这位市长本人不仅自称社会主义者,还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公开支持巴勒斯坦的正当权益,同时又批评川普的移民政策——这些都让他既不合共和党的胃口,也不合川普的胃口。所以他们必然会抓住这些点进行舆论攻击。
但最终的结果是:攻击没有成功。这反而印证了聿文所说的,这次选举虽然发生在蓝州,却反映了全国层面的一种情绪变化。川普目前的民调已经下滑到大约37%,不支持率超过50%。整个贸易战也打成了烂尾,还在最高法院反复申诉、抗辩,有观点认为他援引“国家紧急状态法”并不合理。可以说,从地方政治到国家层面,川普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制度性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出现了新的讨论焦点——“可负担性”,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能否承受当下的生活压力。
我认为,这会成为迫使川普改变策略的地方。川普确实善于造势,但民意正在发生迁移。选民态度,尤其是在年轻人、城市少数族裔、低收入群体中,正在重新向进步派靠拢。原来这些人是川普反建制动员的对象,如今他们更倾向关注经济公平、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而不是文化战争或民族主义口号。
如果民主党继续纠缠在关税、贸易战、党派指控上,而无法提出新的经济创新方案,那么美国社会的撕裂只会更加严重。
四 November 11, 2025
续一
胡平: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当年在中国的时候就思考过,因为我们所处的那个制度肯定是恶劣的,除了政治上不间断的迫害之外,还有经济上那种没有效率的大锅饭、普遍贫困,这个我们都很清楚。那个时候我们也知道像北欧一些国家,比如瑞典,他们也叫社会主义,但那个时候连官方也是把瑞典归为资本主义的。我当时也认为严格意义上它还是属于资本主义,不属于社会主义。
简单说来,过去共产党国家——苏联、东欧以及毛时代的中国(不是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变得很不一样了,另当别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北欧、西欧一些国家,它是社会主义政策,区别就是制度不一样。共产制度、共产党下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就是消灭私有制,否定市场经济,像毛时代搞得很极端,农民卖自留地种的菜都要打击禁止,说这叫割资本主义尾巴,都归为资本主义的。它是没有市场的。实际生活中还是多多少少有一点,但基本上是没有市场,就是没有一个自由经济的。我们把那个叫做社会主义制度。
而西方,包括北欧,他们还是市场经济,是他们的一个基础,它还是承认私有产权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是资本主义制度。那些所谓的社会主义政策,主要是向富人多收税,给穷人更多的福利。当然包括美国在内,也有给富人征高税。
现在西方通行的收税方式叫累进制。收税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制,比如说都是十分之一:你收入一万元一年,那么收你十分之一一千块;你收入一百万元,十分之一收你十万元。那么当然是你收入越多,你交的税越多,但是你交的税的比例和穷人是一样的,这叫单一税。现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都是累进税,就是说你钱越多,你交的税率越高,税的比例越高。比如你收入一万元,那你的交税标准也许就是百分之十。如果你收入是一百万元,那你收税的标准不是百分之十,可能是百分之二十。如果你是一千万元、一亿元,可能收税标准是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分之五十。这么一来,越富的人收的税越高。政府有了更多的钱,就把这些钱发给穷人当福利。
像当年瑞典有个口号“从摇篮到坟墓”,也就是说你从生下来,一直到去世,都有政府给你保底。你上幼儿园、小学、大学,当你工作、失业、没有工作,或者你老了退休了,你放心,你的经济上都是有保障的。
当然后来瑞典在这个问题上后退了,没有做到这一点,它发现有点难以为继。我们把瑞典这种国家称为福利国家,就是这个意思。它肯定是在市场经济、承认私有产权的基础之上,政府对经济生活有比较多的干预,向富人收更高的税给穷人更高的福利,一般指的是这个。
就这点而言,确实西欧、北欧和美国是有很大区别的。美国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资本主义的,也就是说对富人收的税相对来说最低,给穷人的福利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不但和西欧、北欧不能相比,包括和倭国、澳大利亚或者台湾相比也都是如此。
2007年,原来人大的副校长谢韬(57年是右派)主张中国的共产党应该改革,改成民主社会主义,共产党改成社会民主党。他提出这个主张,他那时候还是很清楚的,这个社会民主主义和原来毛时代的社会主义完全是两回事。
美国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中是最资本主义的,它对富人的税收最低,给穷人的福利也是最低的。当然有很多历史原因。所以很多人早就说美国特殊论、美国例外论,这和美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有相当大的关系。包括它的福利比较低,也跟长期以来对移民开放的程度比较高有关,谁都可以进来,或者进来很容易。
那些国家能够做到高福利,基本上外人要进入的话是很难的,门槛很高,不是移民社会(前些年因为打仗进入很多难民,那是另当别论)。也就是说,这个社会一定要有相当严格的边界,不能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因为进来他就可以吃你的福利;涌进来的移民太多了,原来的国民肯定就不高兴,还有很多问题。另外,美国对富人的税收低,也吸引了很多富人搬到美国来,所以美国的富豪特别多。
富豪肯定把他的企业也带来,所以美国在这方面发展比较快。因此在很长时间之内,这种对富人的低税收和对穷人的低福利在整个社会上并没有太强烈的不满。像这次曼达尼的主张,其实和二十年前绿党一个叫纳德的总统候选人相似,那时纳德只得了不到5%的票。
这种主张在美国实际上一直是有的,只不过不太得势。这次曼达尼在纽约,这个特点的社会主义就取得了胜利,而且胜利的比例还是比较高。你别看他只有百分之五十点多,但在西方这种选举中超过百分之五十算是很多了。当然你说投票率很有限,但投票率一向是有限的。
作为纽约客,特别注意到年轻人站在曼达尼这边的很多。从十八岁到二十九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百分之八十是投曼达尼的票。老纽约客投曼达尼的人不多,新纽约客投曼达尼的人多,因为他们新来,马上就面临住房的巨大问题,他们发现负担不起。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问题,我们要知道这个“社会主义”和我们反对了那么多年的那个“社会主义”不是一个东西,是有很多原则性的区别的。
二 November 11, 2025
兄弟姐妹们你们从来不知道七哥做了多伟大的事你回头看谁敢在全世界说比特币96%98的比特币2%
6%的人控制只有七哥第二谁敢说过数字货币所有那些什么FTXLuna什么币安都会消失七哥比特币都会消失
以太币也会消失啊谁跟你说过啊喜币最高的价值他就是稳定币他跟他跟谁也不搞算法也不搞算稳币也不依靠第三方
而且最重要的事情它有KYC它100%的稳定就这两条它就是最伟大的数字货币完全是没有价值的累积
所谓的信用都是骗人的啊所有的未来的数字货币你没有一个基准的铆定价格和它稳定的价值
和巨大的法币的强大的一个股东的支持把这个币给稳定化信用化交易化大量的流通化你不可能有价值啊
也就是说任何数字货币你是要拿出大量的法币来把它培养出价值和信用才可以而新中国联邦人我们已经最早的开始了
把这个币给稳定化流通化数字化KYC化合法化不给那些法币的控制者来攻击你的理由啊是吧现在这个喜联储
成为了所有的法币最最最攻击的一个包括共产党最近用各种报假案假信息的办法影响了喜币的出金和入金
大家要有点耐心很快就会解决 November 11, 2025
为什么大家都在说比特币要被砸到75,000 美元去,因为很多人盯着那条价格线,说那是Strategy(前MicroStrategy)的“爆仓线”。
仿佛比特币只要砸到7.5 万,Saylor 明天就得开清仓大会。
这很符合散户对“庄家崩盘”的想象,听上去刺激也很好转发。只是有一个小问题,把一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当成了赌徒的合约账户。
Strategy 不是一个在交易所开100 倍杠杆的赌徒,它没有那种价格一到就被系统强制平仓的Margin Call。
无论是早期的可转债,还是后来发行的票息高达 11.75% 的永续优先股,债权人都无权因为比特币跌了就冲进来扣押资产。只要利息照付,即便币价腰斩,那些比特币依然稳稳地躺在冷钱包里。
所以,如果大家在等那个“价格一破,万币齐抛”的崩盘瞬间,那么大概率会失望。
那条线就只是散户情绪给自己画的一条心理刻度线而已。
根据摆在桌面上的数字,
截至 2025 年 11 月中旬,Strategy 手里有 649,870 枚比特币,累计成本大约 483.7 亿美元,平均成本 74,433 美元一枚。
所以市场口口相传的“7.5 万生死线”,其实是对 74,433 这个成本价的粗糙记忆。
这仅仅意味着,在这个价位上,公司那一庞大的比特币资产在账面上刚刚回本。不是爆仓线,甚至不是警戒线。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担心 MSTR 股价跌破其持有的比特币价值。 实际上,这是 Saylor 最乐意看到的局面。
Strategy 的本质是一个具备融资功能的比特币杠杆基金。 当股价跌破 NAV(每股持有的比特币净值)时,市场会出现显性的结构性套利空间。 这时候,公司回购股票是数学上绝对正确的选择,用0.9 元买回价值 1 元的资产,直接增厚了剩余股东的含币量。 2022 年熊市时,他们就是这么干的。只要融资窗口还没彻底关死,这种折价往往是短期且会被迅速填平的。
现实里的爆仓,可不看你回本没有。
真正理解这个概念要看三张不同的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还有一张更隐蔽的“制度环境表”。
第一张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那张资产负债表,有没有被 BTC 抵押出来的高杠杆贷款,会不会被价格一砸就强平。
答案很简单。以前有过一次。Silvergate 银行曾经借过一笔2.05 亿美元的 BTC 抵押贷款,最多时抵押了三万多枚币。那笔贷款在 2023 年就被 Strategy 提前还清了,抵押的币全部回到自己兜里。
此后公司的主要融资工具,是无抵押的可转债和永续优先股。没有LTV,没有质押仓,也没有期货式的“价格一到就自动清算”。
从契约结构上看,那种合约账户式的“爆仓线”压根不存在。
第二张是利润表。也就是“账面很好看,现实中要不要掏现金”的那张。
很多人印象还停留在“比特币当无形资产,只能减值不回转”的老故事。
那套规则在 2024 年之前确实折磨了Strategy 很久,把所有跌出来的痛都记到报表上,却不允许涨回来时冲回利润。
但从 2025 年开始,故事已经改写。
FASB 的新规生效,Strategy采用将比特币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每个季度的涨跌都要实打实地进当期损益。
好处是投资者终于能在报表上看到更接近真实的资产变动。
坏处同样明显,盈利波动被成倍放大,数字资产涨得越凶,还有就是未来可能面对的税基也越高。
可以把这张表理解成一个信号灯。它不会直接逼公司今天卖出BTC,却在背后悄悄改变监管、税务、评级机构怎么看待这堆资产。
某个时点之后,比特币的“浮盈”不再只是市值曲线上的绿色阴影,而可能变成企业最低税里的一个冷冰冰数字。
第三张是暗表,是被很多人忽视的那一张制度环境表。
当 Strategy 还是“比特币叙事的新贵”那几年,指数公司和被动资金愿意为这种“金融工程版 BTC beta”支付溢价。
一旦失去了溢价,甚至股价相对于净资产出现折价,那个神奇的飞轮就会瞬间卡死。那时候,公司不仅无法通过发股来筹集低成本资金,反而可能因为现金流枯竭,被迫在低位“主动”卖币来偿还那些嗷嗷待哺的利息。
MSTR 的市值一度是其比特币净资产的两倍多,Saylor 用这个溢价,多拿了几十亿美元便宜筹码。因为那是当时唯一合规的比特币杠杆入口。那是Saylor 最风光的日子,利用高溢价发股买币,推高币价,再推高股价,左脚踩右脚上天。
但现在画风已经明显变了,ETF 遍地都是。MSCI 和标普甚至正在商讨把这种“伪装成公司的类基金”踢出核心指数。
JPMorgan 粗略算了笔账,如果 Strategy 真被从 MSCI 系列里踢出去,被动资金(passive indexing fund)单这一项就可能卖出 28 亿美元的市值,如果其他指数提供商跟着调整,总被动抛压可能接近 88 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剔除不只是一把“砍掉溢价”的刀。它其实在向整个市场传递一个新共识,想要比特币的敞口,不如直接买ETF,不再需要借道一家公司那层复杂的故事包装。
与此同时,Strategy 自己的资本结构也变了味。早期那几笔 0% 或 0.875% 的可转债,曾经是金融工程教科书上的明星案例,现在更多的新增融资来自年化10%、11.75%、接近 12.5% 的永续优先股。
结果就是,为了“永不卖币”这个承诺,公司每年要先向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拿出大约 6.89 亿美元的现金,才能继续扮演那个“全球最大的比特币金库”。
那不是简单吓吓人的单期数字,这是一条利息曲线,可以慢慢吃掉时间红利的那种。
到这里再回头看“爆仓线”这三个字,就会发现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经完全变了。
把账拉平你会看到另一条更长的线,
一端是 近65万枚比特币这个不断波动的“地皮”。
另一端,是越来越厚的高息优先股和可转债,是 6.89 亿美元起跳的年化资金成本。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块地皮厂房,虽然不用担心银行收房,但每年必须缴纳极其昂贵的租金。如果这块地皮和厂房(比特币)的价格长期横盘,或者涨幅跑不赢这笔租金(资金成本),那么持有资产本身就是在失血。
何况,中间还有指数规则、会计准则、税制演化、ETF 的崛起,以及市场对“用金融工程套比特币”的耐心逐年下降。
在这个维度里,75,000只不过是一个看上去很整齐的刻度,一点都不重要。
真正的爆仓线会像是一个“时间与制度联合作用”的临界线,悄无声息地渗透进骨髓.
比如,
.比特币长时间待在一个不够高的位置,
.利率维持高位不降,再融资成本越滚越重,
.指数机构和税务部门对这种模式越来越冷淡,
.然后某一年,公司不得不开始“卖一点币来喂养整个结构”。
那一刻才叫结构性爆仓。
所以MSTR Strategy 真正的危险并不在于比特币砸到哪一根价位,而在于它愿意用多高的资金成本,去赌这堆币在多长时间里给得起更高的回报。
价格是今天的八卦,资本结构才是明天的命运。
记住,
当资产端的长期漂移率压过负债端的资金成本,时间就会站在你这一边.
反之,时间会很耐心地把所有自以为懂杠杆的人,一个一个送出场。 November 11, 2025
@siroiwannko1 正直、広告塔というのも過小表現と思う。累代に渡り山上一家のような養分から搾り取ったリソースを教団から献じられ差配して地位と権勢を築き謳歌してきた庇護者なわけで、立ち位置として教団最高幹部と変わりない。
その立場にいるなら覚悟はあるべき。ただ舐めてただけで筋違いな恨みもクソもない。 November 11, 2025
🚀自媒体起号其实真的不难。
我把完整的【起号 SOP 流程图】整理好了,
直接拿去用🔗 https://t.co/4XX7w1znVr
我 2022 年,从 0 粉开始,到现在近 10 万,
后来,又陆续帮几十个朋友、学生把号起了起来。
这么多年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最后我发现:
起号,就三件事:定位、选题、内容。
其他真的都是细枝末节。
1️⃣ 先把号立住(决定你能不能做长久)
🌱 找个你能“长期讲下去”的主题
🎯 用户画像固定住,内容风格随你变
⚡ 一句话定位:你是谁 + 你提供什么价值
🔍 拆对标号 10–20 个,研究:他们怎么爆?怎么变现?
2️⃣ 选题决定 80% 播放量
🔥 热点 + 你的视角 = 天然流量
♻️ 对标爆过的题目,你换个切法照样能爆
❓ 高赞评论、高赞问题都是选题宝库
🙋 永远站在用户视角写,而不是你想说的
3️⃣ 爆款内容的本质,至少做到一个👇
✨ 有用(能拿走方法)
✨ 有料(密度高)
✨ 有趣(读着不累)
✨ 有情绪(能让人共鸣)
✨ 有决策价值(看完知道怎么做)
4️⃣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 点击低 → 标题/封面不够吸引
💬 互动低 → 情绪不够强
⏳ 完播低 → 废话太多 November 11, 2025
@nobita_Stark 多换点美元或者BTC应对日债危机吧,因为倭国给加密币的利得税要降到20%了(对比在倭国炒股的资本利得税最高累进到55%)所以可能换BTC会更划算。
https://t.co/0AuykuiFt2 November 11, 2025
<ポストの表示について>
本サイトではXの利用規約に沿ってポストを表示させて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ポストの非表示を希望される方はこちらのお問い合わせフォームまでご連絡下さい。こちらのデータはAPIでも販売しております。



